美欧同步加码对俄新制裁,多领域博弈引全球关
2025 年 10 月下旬,美国与欧盟密集推出对俄罗斯的大规模新制裁措施。此时俄乌战争谈判陷入僵局,特朗普政府推迟与普京的布达佩斯第二次峰会,美欧此举被解读为向俄施压、推动和平协议达成的关键动作,引发全球能源、金融领域高度关注。
美国的制裁精准锁定俄经济命脉。10 月 22 日,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 —— 卢克石油公司(Lukoil)和 Rosneft,及其旗下近 36 家子公司实施制裁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,财政部已做好进一步行动准备,并鼓励盟友跟进,同时警告外国金融机构:若参与俄军事工业相关交易,或与被制裁实体合作,将面临被制裁甚至二级制裁的风险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对俄制裁策略存在摇摆。他曾对印度等购俄能源国家加征关税,还制裁俄控塞尔维亚石油供应商,但 7 月时又坦言 “不确定制裁能否影响俄罗斯”。美国国会态度更趋强硬,超 80 名跨党派参议员签署格雷厄姆牵头的对俄制裁法案,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也通过三项涉俄法案,却因特朗普坚持掌控制裁权而搁置,行政与立法分歧显现。
欧盟方面,第 19 轮对俄制裁计划于 10 月 23 日峰会前通过,内容覆盖多领域。航运上,117 艘俄石油 “影子船队” 船只被列入黑名单,总数达 558 艘;企业层面,十几家中国大陆、中国香港公司及部分印度公司遭制裁;能源领域,欧盟明确 2027 年 1 月 1 日起禁购俄液化天然气,允许比利时、法国等 5 国借不可抗力终止长期合同,避免巨额诉讼。此外,欧盟拟用冻结的俄资产向乌提供 2000 亿美元贷款,并限制俄外交官活动,要求其赴欧盟他国需提前 24 小时报备。
美国前高级制裁官员爱德华・费什曼分析,冻结俄大型油气公司资产及可能的二级制裁,将对全球能源贸易、金融合作产生显著影响,后续局势变化仍需持续观察。